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朗读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译文

我与曹子芳宿于真觉院,子芳睡眼惺松,头发零乱,睡得正沉,没有感觉到瑞香花开,倒是我先闻到了一股花的芳香。一阵轻风吹过,带来浓烈的瑞香花的芳香,仿佛当年杨妃领巾上飘落的香气。芳香太酷烈了,竟然把正酣然人梦的曹子芳也从梦中惊醒。

瑞香花国色天香,堪与扬州后土祠中珍稀的玉蕊花及汴京蓬莱殿后的程红牡丹相媲美。这瑞香花既清雅绝伦又纤柔浓丽,把酒赏花,那秀美的姿色和浓烈的异香,怎不令人神怡心动呢?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

真觉:不详,疑为寺观名。

后土祠:指扬州后土祠。玉蕊:花名。

蓬莱殿:北宋汴京皇宫内殿名。红:牡丹之一种。

纤秾(nóng):指花朵纤柔浓丽。

参考资料:

1、萧枫选编,唐诗宋词全集 第13卷,西安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231-232页

2、王德先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第1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07,第179页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东坡在杭州知州任上时的作品,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当时福州路转运判官曹辅权(字子方)回京过杭,东坡陪他游西湖,曾到龙山真觉院赏瑞香。

参考资料:

1、孙映达主编,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第1240页

  上片写奇香,渲染烘托,韵趣传神。“公子乱发,老夫鼻观先通。”先从香气刺激人的感官写起,突现出香之奇特,它不仅袭击得友人曹子方“眼乱发”,还冲通了词人堵塞的鼻孔,使嗅觉顿时灵敏起来。“领巾飘下瑞香,惊起谪仙春梦”,则更夸张出香气的威力,其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惊叹。二句用唐朝杨贵妃和李白的故事,以奇铸境。

  下片专写瑞香的浓艳,落想新巧,淋漓博喻。“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辊红。”牡丹历来被称为中之王,无与伦比,但瑞香却可与最名贵的牡丹品种相匹敌。人们都说古扬州后土祠中的玉蕊极其艳丽,洛阳蓬莱殿后的富贵牡丹“程红”举世无双,但是,“此清绝更纤秾”,瑞香的“清绝”和它的纤柔浓艳,却都超过了“玉蕊”和“鞓红”。末句“把酒何人心动”意谓对饮酒哪一个人不为之心动。最后由过渡到人,暗喻出词人和友人曹子方的才华,都像瑞香一般“灵草异芳,俟时乃出。词人时因在朝中被群小谗陷,被迫“补外”知杭州,内心郁闷怨愤壮志难酬,而借古所未有的庐瑞香自喻,可谓豪气贯注,斫思灵运。含意深邃,象外有旨。

  这是一首咏瑞香词。极写瑞香的奇香和浓艳,谓为中祥瑞。全词咏物兀傲,渲染烘托,层层递进,环环相生,最后繁落尽见真谛,感人至深。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洛阳驰道上。

春日起尘埃。

()

漭沆连沧海,风吹一叶轻。村从波际出,草逼浪痕生。

地阔无山影,天空有雁鸣。最怜釜底处,何日奏平成?

()

煌煌宝书,玉篆金缕。曷为来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云,日正当午。

()

木落山空君未归,我行江山几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处,政尔待君相发挥。

()

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

琼林日高酒如乳,意气侵凌天尺五。中坐宾僚列上公,教坊细乐呈新谱。

()
弘历

九华双炬照长楼,楼上仙人来往游。今岁看灯有新使,孜孜益凛固金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