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中对雪有作鉴赏

原文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赏析

  这首咏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中“描绘,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村春景图。

  首联第一句写春落竹丛,“无声”之中仿佛“有声“,把春的那种温柔,缠绵和细密,写的惟妙惟肖,韵昧很浓。首联第二句写春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态,把密而无声的那种状态写的十分逼真,“散”和“凝”这一组反义词同时加在了的描述上,直接从状态上突出了“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点,矛盾而又统一,这样的才富有特色。

  颔联,第三句中的“重妆蕊“,“妆蕊”本就是用来描写梅的,而作者所面对的却是白洁净的冬天刚刚过去,梅早已凋零,而作者在这里点睛一笔,生动地再现了春缀满枝头,宛如梅再放的景象,与“忽如一夜春来,千树万树梨开”这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却结冰“,写出了春带来的春寒,连岩积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结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为当时景色的大环境坐下了铺垫,不得不说,作者在词语的拿捏,内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颈联,第五、六两句则是平铺直叙地描写了春中的人事活动:系鹿防猎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乡家活动,却在这里赋予了景的一种动感,动静结合,从朴实中见真感情,使整篇诗欣赏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充分体现了村农家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这幅春日景也因这生动的农家描写而显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联写春滋润万物的功力可以与相等,给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素来有“随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而此处,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个字将春对大地做的贡献直接提升到了与等价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春的无尽喜爱赞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径”和“莓苔”两个意象将春所作的贡献具体化,正是因为春的滋润,这两种植物才会“又一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此处,也可见作者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紧密。全诗以写景为主,虽无华丽之辞藻,却有真实之感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春之后村所特有的清新、闲适淡泊的特色,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读者细细品味之时,脑袋中就能浮现出那样一番景,景无限光,着实令人神往。

返回